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感染重症少?抗原检测准确性不高?解读第十版诊疗方案关键

CC情报局 CC情报局 2023-06-07

文/常荣山 病毒学专家,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文/常荣山 病毒学专家,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2023年是新冠病毒感染出现的第四年,刚公布的第十版诊疗方案可能是最后一版。2022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第十版诊疗方案是官方第一次正式说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
2. 第十版诊疗方案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这给了抗原检测一个合法的身份。新版中的病原学检查开始侧重于抗原检测,但抗原检测的精确性原本就大大低于核酸检测。“乙控”下的疫情防控下建议逐步恢复一些核酸检测。
3. 新方案中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有以下看点:将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临床分型中取消了普通型,将其合并到了“轻型”中;抗病毒小分子药被列入了三种,而过去一年临床中使用很少的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也被纳入治疗手段,这或许是为了更新的产品临床应用留一扇门。

2023年,是新冠病毒感染出现的第四年了,诊疗方案在四年里也出了十版,这极为可能是最后一版了。

国家卫键委在发布指南的公告中说,2022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工作,进行修订。这是官方第一正式说明“致病力明显减弱”。从去年12月份开始,人们曾感觉之前的那些“九成以上的无症状感染”,现在都不见了?22年12月10日以后的感染巨浪中出现了症状比以往“无症状感染者”的症状重得多的中度、重症患者,可是,占比超过六成的感染者的症状符合“流感样疾病”,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就是明显减弱了。

第十版诊疗方案在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也算是给了抗原检测一个合法的身份了。其中有“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是阴性不能排除”,这是告诉大家,如果是胶体金快检或者免疫荧光检测即使是阴性,也不能排除你还可能是阳性。
问题是,现在很多医疗机构都不做核酸检测了,社区核酸检测点全部取消了,那么如果一个人出现了流感样疾病的症状,但新冠抗原检测是阴性,或者担心阳康后的“再感染”,这时候核酸检测就非常必要了。去哪里做?要等多久?按照现在的检测点的密度,大概要等两天以上,这不得不说是个问题。
现在是“乙类乙控”了,全自费是大概率了,核酸检测怎么说也是金标准,新版中的病原学开始侧重于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的精确性原本就大大低于核酸检测;“乙控”下的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建议还是要逐步恢复一些,这样才能做到愿检尽检,有利于个人做好防控,判断自己是“首次感染”还是“再感染”,避免传播给家中的老人、儿童。在收费上,现在的单管16元是否可以改得更为亲民?比如10元一次,只要检测量够大,核酸检测企业还是有合理利润的。
在新十版中,将“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症高危人群”,这也是以前方案中的空白,是一个进步未接种新冠疫苗者或者只完成了一针疫苗接种的老人,是“重症高危人群”,一旦确诊,宜尽早使用抗新冠小分子药,这样才能有效减低重症率,减少病亡人数。
这从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告诉大家:疫苗的保护是真正的预防,提醒老人及其家人要主动去完成全程接种,否则,风险不小!感染后不可控。
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这也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改进,方便了医疗机构在治疗实践中使用简单的方法来早期预警,对居家自愈的人群也是一种提示,指夹式血氧仪是个简单易行的工具,一旦感染后的家人,特别是老人,血氧低于93%要及早就医。

临床分型,新10版中取消了普通型,将其合并到了“轻型”中,大量的奥密克戎感染者都是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这些症状,这个与近一个月来的流行态势极为契合。治疗中,没有将轻、中度分开,满足了“对症治疗”的需要。比如,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和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应该说,这样修订对于各级医疗机构来说,更为简明扼要。毕竟,轻中度的患者占到了绝对大的比例,对症治疗的药物也是常规药物,并不需要依仗抗病毒小分子药物,这样也避免了“不当使用”口服药,避免了长期的不良反应。

新10版中关于儿童治疗部分,“儿童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应结合儿童临床证候和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论治”,在过去一个月来高速达峰的奥密克戎疫情来的态势中,儿童严重新冠感染发病率极低。尽管儿童的接种率是所有人群中最低的,但是感染后的症状也是最轻的,重症极少,这与海外报道极为一致。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奥密克戎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弱于成年人,所以症状较轻。从这方面来说,与“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儿童临床证候和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论治”似乎不一致。儿童治疗中的(4)外治法中,小儿推拿、刮痧疗法、针刺法,是否有“标准操作规程”?合格的中医师在过去的疫情中使用过这些方法治愈过成年患者的再来治疗儿童患者,才是恰当的。
冬天疫情还在继续,公众最为瞩目的抗病毒小分子药,在新十版中也列入了三种。其中,阿兹夫定排在二位,也是目前最有可及性的已上市药物。第四种,单克隆抗体,第五种,静注COVIND-19免疫球蛋白,第六种,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过去一年的临床中使用很少,疗效也不明确,之所以继续列入或许是为了更新的产品临床应用留一扇门。理想的“抗冠状病毒感染”特效药还没有问世,现在只能在有限的几种药物里“矮子里挑将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